中華文學集錦(英)維吉尼亞大學
http://etext.lib.virginia.edu/chinese/index.html
提供中國古典文學、中文古文(詩經、紅樓夢、古謠諺)、英譯唐詩三百首等相關資料。
http://cls.admin.yzu.edu.tw/
內容主要介紹詩經、宋詩、楚辭、唐宋詞、漢魏六朝詩歌、宋元明清曲、紅樓夢、唐詩、倚聲填詞等相關資源以及台灣文學相關資源。
2010年8月16日 星期一
2010年8月8日 星期日
六書與部首
http://ilc.k12.edu.tw/1002613986/index.htm 六書的概念漢字的結構
漢字的起源 http://163.22.85.9/school/data/happychinese/02/H6b_h01.html
一些可以思考的問題
1. 許慎是誰?他在研究漢字的結構規律方面有何貢獻?
2. 「說文解字」是一部怎樣的書?為何它的誕生在中國文字學史上有劃時代的意義?
3. 何謂「六書」?為什麼我們在認識漢字時,必須明白「六書」的內容 及意義呢?
4. 漢字有哪些造字方法?哪一個較為主要?
5. 部首是誰創立的?現在常用的辭典一般採用多少個部首?為什麼呢?
6. 認識漢字結構對寫好漢字有何重要作用呢?
7. 你贊成以簡體字取替繁體字嗎?為甚麼?
8. 字謎是中國獨特的文字遊戲,你知道拆字謎的竅門嗎?
9. 你的名字中每一個字各有幾多個部件?它們是屬於哪種間格結構類型呢?
可進入「筆跡診症室」看看如何改善自己所寫的字。
10. 別字和假借字有何異同?我們可以把所寫的別字當作假借字嗎? 你認為這樣做會出現什麼問題呢?
思考角度建議:
假借字是本無其字,而別字是本有其字;前者是因為當時文字不足,需要借用一些意義不相同但讀音相同的字來表達意思,而後者則往往出於疏忽或誤用一些同音異義的文字。
快樂學六書
中國文字嚴格來說是漢民族習用的「漢字」,它是世界各民族使用的眾多古代文字裡,至今還流傳的最完整的文字體系。
文字最早的型態是圖像與符號,原始的人類利用身邊隨手可得的材料,來記錄週遭發生的事物。透過這些原始的形象、簡單的色彩及構圖的運用,表達了原始時代生活的藝術觀和感情世界。
至於文字是誰發明的呢?相傳發明中國文字的是倉頡。實際上,在沒有文字以前,人類會想辦法傳情達意,這些方法乃是人類集體創作產生的,所以文字不是一人一時一地所能發明的,而是綜合無數人的智慧,經過無數次的嘗試,得到大多數人的公認共用,然後形成約定俗成的符號。
部首
source link: http://www.chiculture.net/0602/html/b10/0602b10.html
部首是文字學的一個術語。從眾多的漢字形體結構中,分析歸納出某些相同的筆畫構件,列於所統屬的字之首,稱為部首,並以此作為查檢漢字的依據。
如從「江」、「河」、「湖」、「流」、「海」等字中歸納出相同的構形「」(「三點水」),列為「水」部;從「貨」、「賢」、「賬」、「貧」、「貸」等字中歸納出相同的構形「貝」,列為「貝」部。
部首的建立創自東漢許慎《說文解字》,字體以小篆為據,分為540部;他所列部首按「六書」條列,以此作為意符來統屬漢字的意義範疇,屬文字學原則的部首。
另一種檢字法原則的部首,是按字形結構,取其相同部位,作為查字的依據。如「甥」、「舅」二字,《說文解字》根據「六書」條列,都歸「男」部。
《康熙字典》則根據檢字原則,把「甥」歸入「生」部,把「舅」歸入「臼」部。
漢字的起源 http://163.22.85.9/school/data/happychinese/02/H6b_h01.html
一些可以思考的問題
1. 許慎是誰?他在研究漢字的結構規律方面有何貢獻?
2. 「說文解字」是一部怎樣的書?為何它的誕生在中國文字學史上有劃時代的意義?
3. 何謂「六書」?為什麼我們在認識漢字時,必須明白「六書」的內容 及意義呢?
4. 漢字有哪些造字方法?哪一個較為主要?
5. 部首是誰創立的?現在常用的辭典一般採用多少個部首?為什麼呢?
6. 認識漢字結構對寫好漢字有何重要作用呢?
7. 你贊成以簡體字取替繁體字嗎?為甚麼?
8. 字謎是中國獨特的文字遊戲,你知道拆字謎的竅門嗎?
9. 你的名字中每一個字各有幾多個部件?它們是屬於哪種間格結構類型呢?
可進入「筆跡診症室」看看如何改善自己所寫的字。
10. 別字和假借字有何異同?我們可以把所寫的別字當作假借字嗎? 你認為這樣做會出現什麼問題呢?
思考角度建議:
假借字是本無其字,而別字是本有其字;前者是因為當時文字不足,需要借用一些意義不相同但讀音相同的字來表達意思,而後者則往往出於疏忽或誤用一些同音異義的文字。
快樂學六書
中國文字嚴格來說是漢民族習用的「漢字」,它是世界各民族使用的眾多古代文字裡,至今還流傳的最完整的文字體系。
文字最早的型態是圖像與符號,原始的人類利用身邊隨手可得的材料,來記錄週遭發生的事物。透過這些原始的形象、簡單的色彩及構圖的運用,表達了原始時代生活的藝術觀和感情世界。
至於文字是誰發明的呢?相傳發明中國文字的是倉頡。實際上,在沒有文字以前,人類會想辦法傳情達意,這些方法乃是人類集體創作產生的,所以文字不是一人一時一地所能發明的,而是綜合無數人的智慧,經過無數次的嘗試,得到大多數人的公認共用,然後形成約定俗成的符號。
部首
source link: http://www.chiculture.net/0602/html/b10/0602b10.html
部首是文字學的一個術語。從眾多的漢字形體結構中,分析歸納出某些相同的筆畫構件,列於所統屬的字之首,稱為部首,並以此作為查檢漢字的依據。
如從「江」、「河」、「湖」、「流」、「海」等字中歸納出相同的構形「」(「三點水」),列為「水」部;從「貨」、「賢」、「賬」、「貧」、「貸」等字中歸納出相同的構形「貝」,列為「貝」部。
部首的建立創自東漢許慎《說文解字》,字體以小篆為據,分為540部;他所列部首按「六書」條列,以此作為意符來統屬漢字的意義範疇,屬文字學原則的部首。
另一種檢字法原則的部首,是按字形結構,取其相同部位,作為查字的依據。如「甥」、「舅」二字,《說文解字》根據「六書」條列,都歸「男」部。
《康熙字典》則根據檢字原則,把「甥」歸入「生」部,把「舅」歸入「臼」部。
訂閱:
文章 (Atom)